下午五點半多時,我一如往常的換上運動裝,準備要去運動。
"你要去運動啦?"坐在電視機前的爸爸問。
"對阿!你也要去嗎?"我也隨口的這麼一答。
躊躇了幾秒,爸爸倏地站了起來,"好!一起去運動!"
"咦?你也要跟我一起走樓梯嗎?"面對沒和爸爸一起走樓梯運動的我,十分新鮮的問。
寒假回高雄,第一件事就是量體重。
"咦!怎麼和在台北量的一點也不一樣咩!"我驚呼道,又再站了一次,而體重機仍無聲的誠實回答。
雖然說心裡知道台北的體重機每次測量前都要稍作調整,但體重一下增了這麼多讓我頓時不知所措。
"寒假要好好運動!"媽媽在一旁虧,爸爸則是說:"哇!快跟我一樣重了耶!可你看起來不胖阿"
多加了這幾句對我受傷的小心靈更是傷口撒鹽,我納悶著,到底是哪一台體重機欺騙了我的感情哪!
於是寒假的運動計劃就這麼開始了。
好笑的是,真正會胖的過年正準備向我說哈囉呢!
每天都要運動至少30分鐘!除非碰到出去玩或是重要事件。
我一筆一畫認真的在行事曆中寫下,雖然心裡想著的是每天1小時,但不愛運動的我還是不要一開始就不自量力的好。
健身房踩著腳踏車和健身器材
文華國小的操場和步道健走
成了我最普遍的運動方式
但是,在健身房要驚心膽跳的和蚊子奮鬥,
而在文華國小則是留不多汗不知是否能瘦
在一次和媽媽走樓梯看煙火的提議下,
我的心裡也冒出了一個想法,咦!也可以試試看走樓梯運動啊!
我們家住在17樓,而頂樓是27樓
從17樓走到27樓,在從27樓搭電梯下到17樓,
這樣一輪又一輪的運動,不僅解決了下樓梯傷腳的問題,也能夠獲得一小段休息時間。
太完美了!
第一天30層樓
第二天50層樓
第三天我想挑戰60層樓
但事實告訴我,我又自不量力了!
以第一天和媽媽的30樓運動的經驗,我暗自想著爸爸應該是和我走的步調一樣,說不定還會比我早結束呢
另一個事實是,我太得意忘形了!
第一回合,我爸一開始就走最外圈,剛開始我們還有能聊天說話,走到23樓時,我已經有一搭沒一搭了,而爸爸呢?當然是領先了在我的前面!
第二回合,我爸毫不費力地用同樣的步伐起步走,而我在一開始就氣喘吁吁,別說講話了,大概只剩我爸偶爾會冒出個自言自語,結果我爸領先了半個樓層。
第三回合,我爸一開始就禮貌地說,要不要你走在前面?我走在後面?我趕緊回不要!我有我的步調,其實事實是我還是乖乖地在後面慢慢走還來的好,此次我爸為了等我而放面速度,但我頭上的汗珠已經不知滲了多少在抗議了。
第四回合開始前,我投降,上氣不接下氣的說,我需要先慢慢走緩衝一下,再繼續!沒想到我爸卻說,那我就先走樓梯再下來好了,我瞪大眼睛看著老爸,心裡由衷的佩服。於是我爸領先了我10層樓。
同樣的,在第五回合開始前,我又需要休息的緩衝,我爸仍然走樓梯等我,又領先了10層。
"爸,你...不累嗎?"在第五回合時,我緩緩地問。
"累啊!但是就運動咩!"我爸邊說邊吐了一口長氣。
結果70層樓比50層樓,回到家我的心臟仍然跳個不停,腦袋脹脹的,走路都有些遲緩。
結果老爸一回到家只是吐了幾口氣,便開始煮飯用菜。
這回我的眼睛瞪得更大了,想想今天早上才在車上問我爸:"爸!奶奶說你是不是都不吃飯?怎麼這麼瘦啊!可是我看妳三餐都吃,連零嘴也都吃啊!"
我爸說:"運動啊!"
看來,真的是要每天運動了!
不僅是為減肥,也是為健康。
當P友來電時,說到寒假運動,
P友問:"是喔!那有瘦嗎?"
我苦笑道:"瘦!不,我是努力地維持體重"
經過了這次經驗,我啞然失笑,以前的人都說是年輕力壯,我仔細想想,這個世代的人其實越來越少人運動了,可說是年輕不力壯啊!
雖然如此,我看著運動完鏡子裡的自己,
即使體力還需加強,仍覺得健康又美麗。
加油吧!
年輕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